援疆2年探明16处大型固体矿区,成果丰硕鼓舞人心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3-20
经过2年多的积极投入和勘查,截至目前,国土资源部"358"援疆项目已累计发现16处大型固体矿区,新疆煤、铁、铜、金、铅锌等优势矿产资源探求储量显著增长,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
15日,国土资源部援疆工作座谈会暨新疆"358"项目汇报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在会上表示,自2008年以来,"358"项目共部署安排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开展的项目708个,总经费达2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达6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统筹部署、公益性引导拉动商业性、各渠道资金有机结合的矿产勘查新格局。数十位院士和著名专家、近千位高级技术人才,全国245家地勘单位以及4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在新疆开展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在新疆的地质工作人员已达2万多人。
两年来,新疆地质找矿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包括准东煤田、阿吾拉勒铁矿带、赞坎-老并铁矿带、彩霞山铅锌矿带、乌拉根铅锌矿带5处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基本形成包括东疆煤田、迪木拉里克铁矿、维宝铅锌矿、喀拉达坂铅锌铁矿、蒙西铜矿、白山-东戈壁钼矿等11处大型-超大型矿集区。在新增的矿产资源量中,煤炭3357亿吨、铁矿石11亿吨、铅锌560万吨、钨(锡)26万吨、铜镍116万吨、钼77万吨等。此外,通过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还新发现铁、铜、铅锌、钼、金等矿点362处。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和储备基地,也是我国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2008年7月11日,国土资源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开展新疆公益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勘查的合作协议,确定了"三年有好的眉目,五年出鼓舞人心的成果,八年有令国人为之振奋的重大成效"的目标。
尊重作者知识版权,信息来源:新华网
公司是国内大型碎石机,石灰生产线,破碎机,选矿设备,石料生产线,碎石生产线,制砂生产线专业研发,主要设备如破碎机、烘干机、回转窑等多年来一直出口海内外,在矿山建筑工程及工业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公司作为设计与制造企业,产品获得多项荣誉奖章并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出口至海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将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与国内外客商共同创造更加丰硕的成果。